凌晨三点半,伊朗又被推上了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。
联合国针对伊朗的新一轮制裁正式落地,这事其实早有苗头:今年夏天,美国和以色列突然出手,把伊朗的核设施炸了个稀巴烂,之后各方忙着复活核谈判,结果没谈拢,
气氛越来越紧张。
制裁一来,美伊关系直接升级到更危险的状态,整个中东都跟着心慌。
伊朗这边反应速度极快,制裁还没正式生效呢,德黑兰就把驻英、法、德三国的大使统统召回来开紧急会。
这操作在外交圈里算是很重的信号,意思很明显:伊朗对你们欧洲的态度非常不满意,你们得给个说法。
普通人可能觉得这只是外交上的姿态,但对伊朗人来说,制裁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日子更难过。
这几天,伊朗货币里亚尔一路狂跌,眼看着就破历史新低了。市场上一片恐慌,大家都抢着把手里的里亚尔换成美元、欧元,生怕再晚一点钱就更不值钱了。
德黑兰市中心那些外汇交易商说得很实在:消息刚出来,换硬通货的人都排起了长队。这一折腾,通货膨胀只会更严重。伊朗原本的通胀就不低,现在只能更雪上加霜。
买东西越来越贵,工资根本跟不上物价涨幅,普通家庭压力山大。
有人可能会问,为什么伊朗不能退一步,接受美国的条件,缓解一下压力?其实美国之前抛过橄榄枝,说给三个月“缓冲期”,前提是伊朗必须把浓缩铀库存全交出来。
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在电视上直接表态:这要求根本没法谈。浓缩铀是伊朗核计划的底牌,要是全交了,后续谈判伊朗就彻底被动了。
美国的态度一直很强硬,不给伊朗留一点余地,伊朗当然不会妥协。
美国和欧洲在伊朗问题上的分歧也很明显。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不停催伊朗坐下来直接对话,还让联合国其他国家赶紧跟进制裁。
可欧洲国家却没那么一致,他们跟伊朗有不少生意往来,真闹僵了,欧洲企业也跟着受损。所以欧洲其实更愿意留个对话窗口,别把话说死。
联合国安理会里也有国家想延后制裁到明年春天,但最后还是没拿到足够支持,只能按原计划执行。国际社会对伊朗的态度就是这么复杂,谁也不敢全押一边。
制裁一生效,伊朗也不示弱,立刻宣布要在霍尔木兹海峡搞新一轮军事演习。霍尔木兹是什么地方?全球有三成石油要从这过,堪称“石油命脉”,谁掌控这儿,谁就能左右油价。
伊朗这招就是在告诉世界:你们敢制裁我,我也能影响你们的能源安全。其实这不是第一次用能源牌,早些年伊朗就因为制裁威胁过要封锁霍尔木兹,这次军演明显是给美欧施压。
德黑兰大学的国际关系专家哈桑·拉希米也警告过,这轮制裁不仅会拖垮伊朗经济,还可能让整个中东局势更紧张。
万一军演期间擦枪走火,别说地区不稳了,全球油价都得跟着暴涨。国内普通人最怕的不是外交斗争,而是自己钱包缩水日子难过。
现在德黑兰街头看着还算平静,但安保明显加强,大家都在盼着政府能拿出点实际方案。
伊朗经济部长说会推出一揽子稳定计划,但说实话可操作空间有限。国际支付受阻,石油出口又被卡得死死的,手里能用的招不多。
伊朗民众现在最关心的是能不能稳住物价、保住饭碗,毕竟经济压力才是最直接的体会。
这事看似只是美伊之间的较量,实际影响远比想象的大。伊朗手里有石油牌,美国在中东有各种利益,真要闹起来,谁都不会好过。
国际舆论普遍担心这轮制裁会让局势更不可控,普通人加油或者买日用品都可能要多花钱。希望各方能多点耐心和智慧,别让冲突继续升级。
因为说到底,不管是哪个国家,最后受苦的都是老百姓。
配资平台排行榜第一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