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当前世界,全球生态系统退化,物种加速灭绝,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成为和气候变化并行的全球性生态危机。为应对这些挑战,联合国在《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》中用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全球行动提供了科学框架和价值引领。”7月5日,在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“绿色金融:生物多样性金融体系构建和资源调动”主题论坛上,复旦大学校长金力说。
复旦大学校长金力
《生物多样性公约》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“昆明-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”,提出到2030年,让地球上30%的陆地和30%的海洋都得到有效保护的“3030”目标,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逐渐从全球共识迈向深度实践。
“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血脉,其资源配置功能在应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巨大资金需求上,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杠杆作用。”金力说。
“金融五篇大文章”将绿色金融置于战略高位,生物多样性金融是绿色金融的新兴分支,在推动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绿色低碳发展、支撑“双碳”目标实现的进程中,地位日益凸显。
金力认为,构建一个健全、高效、创新的生物多样性金融体系,引导巨量社会资本流向生态保护修复的前沿,是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“3030”目标的必然要求与战略支点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
李雪雪 朱登芳 张丽
编辑 陈露
二审 李姗
三审 岳振
配资平台排行榜第一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